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要點
探測器合理布局:火災探測器作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觸角”,其布局至關重要。不同類型的探測器適用于不同場所,如感煙探測器適用于一般場所,尤其在煙霧產生較早的區域,像商場、辦公樓的大廳等應重點布置。而感溫探測器則更適合可能發生無煙火災或溫度變化較大的場所,如廚房、鍋爐房。在布局時,要依據場所的面積、高度、結構等因素,確保探測器間距符合規范要求。例如,在一個普通辦公室,感煙探測器的保護半徑一般不應超過5.8米,以保證能及時準確地探測到火災初期的煙霧或溫度變化。
報警主機功能完善:火災報警主機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大腦,需具備強大且完善的功能。它不僅要能準確接收來自各個探測器的報警信號,還應能對信號進行快速處理與分析,精確定位火災發生位置。同時,報警主機應具備可靠的記憶功能,能記錄報警事件的詳細信息,包括報警時間、探測器編號等,便于后續查詢與事故分析。此外,其應具備與其他消防設備的聯動控制能力,一旦接收到火災報警信號,能迅速啟動相關消防設備,如消防泵、防排煙風機等,實現消防系統的協同工作。
線路敷設安全規范:連接探測器與報警主機的線路敷設必須嚴格遵循安全規范。線路應采用防火、阻燃的電線電纜,以防止火災發生時線路被引燃,導致火勢蔓延。在敷設方式上,明敷線路需穿金屬管或金屬線槽進行保護,并采取防火封堵措施,防止煙火通過線路孔洞蔓延。暗敷時,應敷設在不燃燒體結構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確保線路在火災高溫環境下仍能正常傳輸信號。
二、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要點
水源可靠性保障:消防水源是滅火的基礎,必須確保可靠。市政給水管網是常見的消防水源之一,但為防止市政供水出現故障或壓力不足,應設置消防水池作為備用水源。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積應根據火災延續時間內的消防用水量準確計算確定,以保證在火災持續期間有足夠的水供應。例如,對于一類高層公共建筑,火災延續時間一般按3小時計算,消防水池的容積需滿足此期間內室內外消防用水量的總和。同時,要定期對消防水池進行檢查與維護,確保水質合格,水位正常。
消防水泵性能要求:消防水泵作為消防給水系統的動力核心,其性能直接影響滅火效果。消防水泵應具備足夠的揚程和流量,以滿足不同高度和規模建筑物的消防用水需求。例如,對于高層建筑,消防水泵的揚程需能夠將水輸送到建筑物的最高處,并保證滅火設施處有足夠的水壓。同時,消防水泵應設置備用泵,且備用泵的性能不應低于工作泵,確保在工作泵出現故障時能自動切換投入運行,保證消防用水不間斷。此外,消防水泵應能在接到火災報警信號后迅速啟動,啟動時間不應超過規定要求,一般自灌式吸水的消防水泵應在55秒內投入正常運行。
消火栓設置與維護:消火栓的合理設置與良好維護是確保其在火災時能正常使用的關鍵。室內消火栓應設置在明顯且易于操作的位置,如樓梯間、走廊等公共區域,且消火栓的間距應符合規范要求,一般高層建筑內消火栓的間距不應大于30m,多層建筑不應大于50m。消火栓的栓口應朝外,且不應安裝在門軸側,方便消防水帶的連接與使用。同時,要定期對消火栓進行檢查,包括栓口的密封性能、閥門的開閉狀態、消防水帶和水槍的完整性等,確保消火栓隨時處于可正常使用狀態。
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要點
噴頭選型與布置:噴頭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關鍵部件,其選型和布置直接影響滅火效果。噴頭分為閉式噴頭和開式噴頭,閉式噴頭又有直立型、下垂型、邊墻型等多種類型,應根據不同的場所和火災危險等級選擇合適的噴頭。例如,在酒店客房等輕危險級場所,可選用邊墻型噴頭;而在商場等中危險級場所,多采用下垂型噴頭。噴頭的布置要保證噴水的均勻性和覆蓋范圍,噴頭之間的間距應符合規范要求,一般在中危險級Ⅰ級場所,噴頭間距不應大于3.6m,且不宜小于2.4m。同時,噴頭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也應滿足要求,避免影響噴水效果。
報警閥組工作原理與維護:報警閥組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重要組件,起到接通或切斷水源、啟動消防水泵以及發出報警信號的作用。常見的報警閥組有濕式報警閥組、干式報警閥組和預作用報警閥組等。以濕式報警閥組為例,當發生火災,噴頭開啟噴水時,水流使濕式報警閥開啟,壓力水通過延遲器后沖動水力警鈴報警,同時壓力開關動作啟動消防水泵。報警閥組應安裝在明顯且便于操作的位置,其安裝高度宜為1.2m左右,并應設置排水設施,以排除報警閥組啟動時的漏水。要定期對報警閥組進行維護,檢查閥瓣的密封性能、延遲器的工作狀態、壓力開關和水力警鈴的可靠性等,確保報警閥組在火災時能準確、可靠地動作。
系統管網壓力與水質要求: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管網壓力需保持穩定,以確保噴頭能正常噴水。在系統設計時,要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噴頭的工作壓力等因素,合理選擇消防水泵和穩壓裝置,保證管網壓力滿足要求。同時,管網內的水質應符合要求,避免水中的雜質、顆粒等堵塞噴頭或影響報警閥組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系統中應設置過濾器等水質處理設備,對進入管網的水進行過濾。此外,要定期對管網進行沖洗,清除內部的雜質和沉淀物,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四、防煙排煙系統要點
防煙分區劃分與擋煙設施:合理劃分防煙分區是防煙排煙系統有效工作的基礎。防煙分區的劃分應根據建筑物的類型、面積、功能等因素確定,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規范規定,一般不應大于500㎡(當空間凈高小于等于3m時)。同時,要設置有效的擋煙設施,如擋煙垂壁、隔墻等,將煙氣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便于排煙系統集中排出。擋煙垂壁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從頂棚下垂的高度一般不應小于500mm,且其邊緣與建筑物結構表面的縫隙不應大于60mm,確保擋煙效果。
風機選型與安裝:防煙排煙風機是防煙排煙系統的核心設備,其選型應根據系統的風量、風壓要求以及建筑物的類型、用途等因素綜合確定。例如,對于高層建筑的防煙系統,應選擇具備足夠風壓的送風機,以確保在樓梯間、前室等部位形成有效的正壓,阻止煙霧進入。風機的安裝位置也很關鍵,送風機一般應設置在專用的風機房內,且風機房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風機房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防止火災蔓延到風機房,影響風機正常工作。排煙風機可設置在屋頂或專用的風機房內,其出風口應高于加壓送風機的進風口,防止排出的煙氣被吸入。
風道設計與防火閥設置:風道是輸送空氣和煙氣的通道,其設計應滿足通風和排煙的要求。風道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且應具有良好的氣密性,減少漏風損失。風道的截面尺寸應根據系統的風量和風速要求進行設計,風速不宜過高,以減少風道內的阻力和噪聲。在風道穿越防火分區、通風空調機房及重要的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隔墻和樓板處,應設置防火閥。防火閥的動作溫度一般為70℃(排煙防火閥為280℃),當風道內煙氣溫度達到設定值時,防火閥自動關閉,切斷煙霧傳播途徑,防止火災蔓延。
五、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要點
燈具選型與設置:消防應急照明燈具和疏散指示標志燈具的選型應根據不同場所的特點和要求進行。應急照明燈具應具備足夠的亮度和持續照明時間,以滿足人員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需要。一般場所的應急照明燈具,其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應低于1.0lx,而人員密集場所、避難層(間)等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應低于3.0lx。疏散指示標志燈具分為方向標志燈和安全出口標志燈,方向標志燈應設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墻面或地面上,且間距不應大于20m;安全出口標志燈應設置在安全出口的頂部,其圖形和文字應清晰、醒目,便于人員識別。
系統供電與控制: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供電應可靠,一般采用自帶電源型或集中電源型。自帶電源型燈具內置電池,當市電斷電時,電池自動為燈具供電;集中電源型則由集中電源裝置為所有燈具供電。無論哪種方式,都應保證燈具在火災時能持續工作一定時間,一般應急照明燈具的持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應少于1.5h)。同時,系統應具備完善的控制功能,能夠根據火災報警信號自動啟動應急照明燈具和疏散指示標志燈具,并能實現對燈具的遠程控制和狀態監測,確保系統在火災時能準確、有效地引導人員疏散。
維護與檢查:定期對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進行維護與檢查是確保其正常運行的關鍵。要檢查燈具的外觀是否完好,有無損壞、變形等情況;檢查燈具的亮度是否符合要求,如發現亮度不足,應及時更換燈泡或電池。同時,要測試燈具的應急功能,模擬市電斷電情況,檢查燈具是否能自動切換到應急狀態并正常工作。對于集中電源型系統,還需檢查集中電源裝置的工作狀態,包括電池的充電情況、輸出電壓和電流等參數是否正常。此外,要檢查系統的控制功能是否正常,如能否根據火災報警信號自動啟動燈具,能否實現遠程控制等。

湖南公共安全工程有限公司是湖南地區早期從事公共安全領域工程專業承包商之一。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專注于公共安全工程領域建設,現已發展成為具有消防設施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電子與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安全技術防范行業登記備案證書一級,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施工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等。公司能夠對外承接并獨立完成各類大、中型工程的設計、安裝施工、維修保養服務。
綜上所述,消防工程涵蓋多個要點,從火災的探測與報警,到滅火與防排煙,再到人員疏散的保障,每個要點都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只有在消防工程的設計、施工與維護過程中,嚴格把控這些要點,才能確保消防系統在火災發生時發揮應有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保護生命財產安全。感謝閱讀,想了解更多歡迎繼續閱讀《湖南消防工程哪家好,2025湖南消防工程推薦》。